新闻

家庭教育讲师宋雨宸 要做播种幸福的人

家庭教育讲师宋雨宸

 

拥有幸福的人,才能传递幸福。

刚刚30出头的宋雨宸,可谓爱情事业双丰收,夫妻和睦、女儿健康可爱、做着一份自己钟爱的工作,这是他最满意的人生状态,所以他觉得自己很满足、很幸福。然而,生活中没有对比永远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,宋雨宸用三年时间,从拯救濒临破碎婚姻的失败者,成长为一名家庭教育讲师,他因为爱,踏上新征程,以爱传爱,播种幸福。10月4日,有幸采访到了这位宋雨宸先生,了解他的故事。

在宋雨宸的叙述里,2016年是他事业和家庭的转折点,也是令他最难忘,最难过的一年,那年事业不顺,婚姻也一塌糊涂。”宋雨宸说,当时女儿一周多,妻子在曹妃甸上班,夫妻俩经常两地分居,吵架就像家常便饭,甚至已经有了离婚的念头,百般无奈的他选择去听一些中小企业培训和家庭教育的课程。

那年六月份,万念俱灰的宋雨宸报了一节家庭教育课,他记得那天的课是一整天,分上午和下午两场,上午课结束后,宋雨辰觉得收获很大,就希望妻子也能来听一下。“起初妻子不愿意来,觉得没什么用处,在他的再三劝说下,最终还是带着孩子来了。”宋雨宸说,下午的课让他印象最深的是PPT出现了一个小女孩带着翅膀的画面,然后父母拿着剪刀给孩子剪掉了,画外音是‘你剪掉了孩子翅膀还怪孩子不会飞翔’。

 

家庭教育讲师宋雨宸

 

看到这个画面后,宋雨宸的妻子再也压抑不住悲伤痛哭起来,主讲老师看到这一幕,奇怪的问她为什么哭泣,老师现场终止所讲内容,倾听宋雨宸妻子的故事,之后又要求宋雨宸模仿和妻子吵架情景,这时让他们再看女儿的反映。宋雨宸刹那间顿悟了,“女儿眼里满是恐惧,她抓着我的衣角,哭着说爸爸不要跟妈妈吵架”。 宋雨辰说,原来并不知道吵架对孩子的伤害,觉得太对不起自己的女儿了,也是从那一刻开始,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不应该对妻子提要求,希望她变成自己想的样子。

也是因为这堂课,宋雨宸开始接触家庭教育,不仅查阅了大量家庭教育的资料,还买了许多相关书籍。2017年10月份,宋雨宸换了工作去青海出差,两个月之后回来,妻子发现他的变化很大,有不同意见时,宋雨宸愿意听妻子把话讲完,而宋雨宸妻子也做出了相应改变,两人之间不再有争吵。

“有一次看新闻,惊讶中国离婚率逐年上升,心情特别复杂。” 宋雨宸说,当时内心五味杂陈,庆幸自己接触到了家庭教育,否则自己也是离婚大军中的一员,又惋惜那么多夫妻离婚,孩子怎么办?

当天晚上,宋雨宸辗转反侧,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——辞职。他要成为一名家庭教育讲师,来拯救更多的家庭、更多的孩子。之后的日子里,宋雨宸系统的学习了家庭教育知识,并将自己亲身经历放在教案中。

2018年初,宋雨宸开始了他的第一堂讲座,因为对这份事业的责任和热爱,他进行了充分的准备,精彩的课程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,掌声就是对自己的认可!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宋雨宸通过不断地学习接下了一场又一场的讲座,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,他用自己的故事和真诚和打动了更多的人。2019年初,他和朋友在山东成立了自己的专注家庭教育讲座工作室。

工作室成立以来,让很多家庭消除了矛盾,收获了快乐。让宋雨宸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12岁孩子挫学几个月,家长找不到原因,甚至带孩子去过精神病院。急停周转,了解到宋雨宸的事迹后,主动找到他,希望宋雨宸能够帮忙。宋雨宸接触孩子后发现,孩子的父亲是工程师,母亲没有上过大学,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,母亲将自己没有上过大学的遗憾寄托在孩子身上,对孩子的期望值和关注度过高。

“因为孩子父亲工作原因长期不在家,母亲自己一人带孩子,将所有压力和焦虑都给到了孩子。”宋雨宸说,起初接触孩子时,他很警惕,以为自己又是神病院的大夫,交谈两次孩子都很警惕,后来宋雨宸创造偶遇机会,让孩子慢慢消除疑虑,这才愿意接受他。

之后,宋雨宸与孩子沟通、倾听他内心真实想法,得知孩子因为腿部受伤,耽误课程后学习成绩一落千丈,同学嘲笑他才不想上学,加之母亲对自己期望过高,无法忍受母亲唠叨,心理承受不了压力,才选择自暴自弃。了解到孩子真实情况,宋雨宸又重新与孩子父母沟通,制定针对问题的措施,最后在宋雨宸不断地鼓励和监督下,孩子重新回到课堂上,父母也做出了改变,一家人的生活步入了正轨。

家庭教育对孩子至关重要,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,是人生第一所学校,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,都要注重家庭建设,宋雨宸说。

 

家庭教育讲师宋雨宸

 

如今,宋雨宸在讲师的行列里已经小有名气,他很感谢这一路经历,是父母给了很大成长空间,让他懂得自强自立,是妻子给了无限的包容和帮助,让他接触到了家庭教育。这一切,让他从一名生意亏损的老板成为一名金牌家庭教育讲师、青少年潜能激励讲师、中国家庭教育终生推动者。

从2018年至今,宋雨宸做过近百场公益讲座,并将自己获得幸福的过程毫无保留的传递给别人。未来,宋雨宸最想做的事情,用自己的分享成就更多家庭的幸福。“播种一颗幸福的种子,愿它的花朵开遍大江南北。”(作者 王静静)